
中新网雄安12月10日电 (记者 崔涛)由中国铁建承建的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10日正式投入使用,将向外界有力展示雄安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建设成就,助推雄安创新创业自贸环境优化再上新台阶。
12月10日,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投入使用。 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发展有限公司供图。
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在设计之初,就以“绿色、生态、品牌、开放、创新”理念为主旨,旨在打造集自贸区形象展示、知识普及、招商引资、政策推介等多功能于一体的交流展示中心,全景式、立体化呈现雄安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改革成效和发展活力。该展示中心建筑面积约3450平方米,地上3层,地下1层,将为枢纽片区产业导入、交流招商和企业疏解等提供支撑。

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位于昝岗组团雄安站枢纽片区2号地块雄安铁建中心项目内。雄安铁建中心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企事业单位入驻、布局高新技术产业、发展高铁经济为重点,旨在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基础的高端产业集聚区。
中铁建河北雄安城市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春雷表示,未来,雄安自贸试验区交流展示中心将以自贸开放平台为依托,结合雄安铁建中心的企业优势,加强与各方的交流合作,助推雄安自贸试验区高质量建设发展,充分向外展示雄安自贸试验区的丰硕成果,吸引更多企业入驻雄安、扎根雄安,为雄安新区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。
活动期间,还举行了“产城共生 焕新雄安”主题沙龙。沙龙环节上,与会嘉宾围绕新区顶层蓝图规划、昝岗枢纽片区定位、区域优势,未来5年内雄安的发展趋势等问题,为雄安自贸试验区建设发展建言献策。(完)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现代化产业体系是现代化国家的物质技术基础,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,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物质支撑。今年以来,我国实体经济持续恢复向好,产业结构不断优化,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重要进展。
不到10秒钟,一台笔记本电脑就从产线上送出。不久前,这个超级制造工厂在天津落成,这里的智能化产线长达120米,融合了物联网、数字孪生、智能算法、5G、AR等多重技术,屋顶上3万平方米的光伏板一年可为厂区减少碳排放3000吨。这个超级制造工厂集中折射出我国制造业更加智能、更显绿色、更趋融合的新趋势。这样的智能工厂在2023年大幅增加,全国已突破8000个,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智能制造应用市场。

进入2023年,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步伐进一步加快。5月,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,会议强调,推进产业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,建设具有完整性、先进性、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7月,在江苏考察时,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、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,全面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,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。9月,党中央召开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,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,强调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,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。
2023年,一大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提速,向价值链中高端跃升。湖南醴陵,陶瓷企业的生产车间里看不到陶土飞扬,取而代之的是2023年全面达产的自动化生产线,生产效率提高了50%,人均生产效益提升了70%。企业生产一般都有残次品,但在这里,竟然找不到残次品堆积区,难降解、难回收的陶瓷废料通过再加工变成新的复合材料,用来制作汽车面板等更多产品。
2023年,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,各地瞄准产业体系中的薄弱环节,强链、补链、延链,增强产业发展的接续性和竞争力,加快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,政策效果持续显现。

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宏阔布局正在铺展。2023年,我国产业体系日益健全,产业链日趋完整,造船工业领跑全球,新能源、电子信息、生物医药、人工智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,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日趋凸显,新型工业化向纵深推进,5G、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进入新阶段。产业整体实力和质量效益持续提高,产业创新力、竞争力、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。
产业智能化、绿色化、融合化加速推进,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,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水平向前迈进,不断跃升的产业能级正以产业之强夯实大国之基!